家常凉菜网 食谱百科内容页

青团的做法和配方的做法

2023-10-18 17:39:35 食谱百科

清明时节,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。青团,又叫清明果,是我国江南和上海一带清明节时的祭祖食品之一,因为其色泽为青绿所以叫作“青团”。

青团外皮松软,肉体松糯,不甜不腻,味道清香,有青草香气,有点黏但不粘牙,青团的夹心多为豆沙。

青团始创于宋代,是清明节的寒食名点之一,当时叫作“粉团”,到了明清开始流行于江浙和上海,后来青团的祭祖功能逐渐淡薄,而更多的人把青团当作春天的时令点心来食用,也用以馈赠或款待亲友。

青团子是用一些野菜捣烂后挤压出汁,接着取用这种汁,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糅合,然后开始制作团子。野菜主要是嫩艾、小棘姆草、泥胡菜、艾蒿和鼠曲草等。

泥胡菜汆水后色泽碧绿,以前常用,后来用的已不多见。放入大锅后,加入石灰蒸烂,漂去石灰水,揉入糯米粉中,做成呈碧绿色的团子。

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,在包馅时,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。团坯制好后,将它们入笼蒸熟,出笼时,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,便做好了。

青团油绿如玉,糯韧绵软,清香扑鼻,吃起来甜而不腻,肥而不腴。青团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。正因为如此,青团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格外重要。

江南吃青团最早也可在周代找到线索,《周礼》记录当时有“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”的规矩,于是百姓熄炊而“寒食三日”。

寒食三日充饥传统食品中有一种“青精饭”,寒食节时,人们采摘阳桐叶,以细冬青染饭,所成之饭色青而有光。

当时这种青精饭用以祭祀,随着制作方法的更新,后来逐渐转变为青团。在当时的集市上也有卖青团熟藕的冷食,人们争相购买后,将其作为祭祀祖先的用品。

浙江省临海市的青团上色一定要用一种叫“青”的野菜,苏州、杭州这些地方一般用青菜汁、嫩丝瓜叶汁增色,将“青”煮熟捣成汁与糯米粉和在一起。

“青”也叫鼠曲草,正因为有了青使得临海的青团有别于其他地方的香味。临海青团的馅料有咸、甜两个样式,甜的为豆沙,而咸的则是豆腐干丁、笋丁、肉丁、咸菜等。

为了能使咸、甜两种样式分清,甜的包成圆形而咸的包成饺子状。最后用鲜楮树叶垫到底下用蒸笼蒸15分钟就完成了。

制作青团的方法还有很多,其一是把艾草洗干净用水焯一下,在焯的时候,可以加一点点石灰水,这样能去掉苦涩味,如果不加,就多洗几遍。然后加点水,打碎就可以得到艾草汁了。

把糯米粉和黏米粉按3比1的量调好,加入艾草汁和成面团,然后加入豆沙馅,包成小孩拳头大小的团子。最后一道工序就是上火蒸。

蒸熟后把青团放凉了,就可以吃了。制作好的青团食用起来清甜甘香,软糯可口,带有艾叶香气。

方法二是用艾草摘取嫩茎和叶,洗净后放入加有碱水的沸水中,碱水具有保持青绿颜色的作用,煮沸后待艾草发软后捞出,滤出汁水待用。

做青团之前再用清水洗去碱水,再把这些漂洗干净的艾草用纱布包着挤干水分后用刀斩碎,再用手掰成一小戳一小戳的待用。

糯米粉与籼米粉以1比1的比例对和后加水和至半潮,把粉放入大蒸笼,粉顶上放艾草,开始放在锅里蒸熟。待锅中的青团香味四溢时,就表明食物蒸熟了。

此时,就要端起蒸笼倒到石臼中,男人手握大石杵,先用小气拈,把艾草和粉拈在一起。拈完以后,男人捣、女人在一边翻着粉。每捣一下就要翻一下盖住捣出来的窟窿。

最后,粉变得黏滑没有颗粒感了,就可以拎到盆里放在桌子上了。这时要赶紧趁热“捉”,把这个半成品拉出来再从拇指与食指间挤出一个小团,拍扁了裹上金黄色的松花粉,一个又香又滑又糯的青团就出炉了。

做法:1、准备食材,新鲜艾草200克,豆腐干 100克 / 腊肉 150克 / 糯米粉 250克 / 粳米粉 100克,食用油 30毫升 / 盐 适量 / 蒜苗 6棵 / 蒸笼 / 料理机,蒜苗洗净切碎,腊肉洗净切丁,豆腐干也洗净切丁备用;2、艾草洗净,锅里烧开水加点盐,把艾草下锅里焯水,可以去除艾草的苦涩味,同时保持青绿色,捞起艾草放冷水,把水挤干,稍微切小段,料理机先洗净,把切好的艾草放料理机中加100毫升纯净水打碎成泥;

  3、糯米粉和粳(jing)米粉混合,打碎的艾草泥少量多次加入一起均匀混合。再加一小勺盐,如果水不够可以再加一点水直到能揉成面团即可;

  4、取一口锅下油烧热炒馅料,先放切好的腊肉丁炒香(腊肉最好选用肥瘦相间的那种吃起来才不会柴),接着放豆腐丁和切好的蒜苗下锅一起翻炒均匀,尝一尝如果够咸就不用再放盐,一般有腊肉的菜品我都不怎么加盐,如有重口味的宝贝们可以要按个人口味来,炒好的馅料起锅装盘备用;5、开始包青团,先取约30克的青团,揉成团子,揉成圆形,用手捏一个窝放馅料,把炒好的馅料放在捏好的面团里,最后捏好封口类似成窝窝头的形状,蒸笼先上锅蒸热,把捏好的青团上锅蒸15分钟,起锅后就可以开吃啦!

食材:糯米粉 300克、白糖 90克、板栗泥 420克、澄面 60克、澄粉30克、艾草 500克、开水 80克、熟猪油 30克、橄榄油10克

步骤

1、准备好所有材料后将艾草清洗并用开水焯烫一下。

2、焯烫后的艾叶稍微挤去水份,(水不要倒掉)用刀大概的切碎。

3、艾叶连同挤下的汁水取30克放进料理机一同打成浓汁。

4、先将澄面中加入白糖,开水40克,搅拌均匀后,倒入准备好的糯米粉。

5、然后分次加入100克左右的艾青汁,揉成一个绿色的面团。

6、在揉面团的过程中,不断加入剩余的艾青汁和开水,这样可以揉均匀,同时也不会让面团一下子太湿,揉成光滑的面团后,盖上湿布静置一会。

7、将绿色的团子分成50克左右的一个。

8、板栗泥馅料控制在20-25克之间搓成一个小团备用。

9、然后包入板栗馅放一小块两三克的熟猪油包起来,如果不会包的话,可以提前做好馅料放在冰箱冻硬后取出再包会很容易,猪油最好也先冻一下。

10、包成团后在澄粉上滚一下防粘。

11、每一个做好的青团下面要放一张油纸不会粘的,移到蒸笼上开中火蒸制15分钟。

12、蒸好后用刷子在表面上刷一层橄榄油。

13、出锅装盘。

在开始正式制作之前呢,我们首先需要准备以下食材:新鲜采摘的艾草1000克,糯米粉500克,粘米粉50克,花生50克,白糖50克,无铝食用碱1汤匙,食油2小勺

第一步:将新鲜采摘回来的艾草清洗干净,野外生长的泥巴比较多,可以尽量地多清洗几次,洗好之后起锅加入2瓢的清水,在水里加入1汤匙食用碱粉(如果有鱼骨衫的灰水,可以用灰水代替碱粉),再大火煮开,水开之后加入1小勺食油,再将艾草放入锅中,煮至熟透,由于加了食用碱粉,所以艾草很容易就能煮烂,大概煮1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。

第二步:等艾草煮得差不多时,拿起一片带杆子的,用手指捏一下,如果能够很容易地将艾草捏成泥,就算是煮好了,用漏勺将煮好的艾草捞起来,放到冷水里面快速降温,这样可以保证艾草翠绿的颜色,不会发黑。

第三步:降温后的艾草捞起来,用手把水分稍微地挤干,再转移到大汤盆里面,这时的艾草大概500克的样子,加入500克的糯米粉,再加入50克的粘米粉,这个比例理论上是不需要加水了的,然后搅拌均匀,再起手揉成面团,将艾草和面团融合在一起,最后揉成一个光滑不粘手的面团即可。小提示:加粘米粉主要为了中和一下糯米粉的粘性,成型和口感都会比较好,如果不加做出来的糍粑就会比较软,很容易烂。

第四步:将准备好的花生炒熟,去掉花生皮,再放到保鲜膜里面捣碎,再加入等比例的白糖,搅拌均匀做成花生白糖馅,喜欢其它馅料的朋友,可以根据自己口味更换。

第五步:准备一些大盘子,在上面刷上一层食油防粘,再将揉好的面团取出,放到桌面上,直接揉成长条,再分成均匀大小的小剂子,然后用手捏成一个一个的凹型,中间放上花生芝麻馅,再用虎口法,将馅料包到中间,再揉成圆球,放到刷油的盘子上(家里如果有条件的,可以直接垫上芭蕉叶或者柚子叶),这样我们的糍粑生胚就制作完成了,重复操作,直到将所有的食材都做完。

第六步:起蒸锅,等蒸锅上汽之后,将做好的艾草糍粑全部放入蒸锅,盖上盖子,大火蒸10分钟即可。

这样一道做法简单,好吃又解馋的特色小吃【艾草糍粑】就制作完成了,喜欢这道美食的朋友们,如果有条件的话,就跟着做来试试看吧,保证这个做法不会让你失望的!

【材料】:青团预拌粉250克,红豆沙28克,食用油25克,糯米粉50克

【做法】:1、250克青团预拌粉倒入盆中,加入25克食用油,搅拌均匀后分次加入140克开水,揉成光滑不粘手的面团,水要分次加,不要一下子全部加进去。
2、把揉好的面团分成30克一个小剂子,红豆沙分成20克一个小剂子。
3、取一个小剂子,按扁,包入一个豆沙馅,用虎口收起,捏紧收口处。
4、50克糯米粉加入38克开水,揉成面团后擀成薄片,用模具压出小花朵用来做装饰。
5、做好的青团,表面用压出的花朵装饰一下,全部做好后码入蒸笼,放入蒸锅,水开后蒸12分钟左右即可。
猜你喜欢